濃情佳節,孝親敬長

發布者:學生處發布時間:2019-10-29瀏覽次數:2275

中秋、重陽節期間,校團委在高中支部發起“濃情佳節,孝親敬長”中秋節、重陽節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廣大南外學子積極參與共收到稿件157篇,同學們用心感受中秋節和重陽節的文化氛圍,在節日的溫馨中發揚孝親敬長、感恩戴德的優秀傳統品質,進行了一次感恩與愛的身心洗禮?;顒臃譃樗姆N形式開展:

(一)寄情于景,共享團圓。同學們在中秋節與家人一同賞月,并收集有關中秋月景的美文片段和詩詞歌賦,交流彼此對于兩個傳統節日寄托情感的看法,整理制作成中秋節專題小報。小報內容涵蓋了傳統節日的歷史由來、人文風俗。


(二)敞開心扉,書寫感恩。一封封家書飽含著深情,觸動著讀者心底最最柔軟的地方,讀來感同身受,可謂“可憐天下父母心,心心化作兒女情”??!

高一1周書妍:

親愛的媽媽:

您好!見字如唔,雖然我們還不曾分別,但信件卻予我一方自由天地,將平日里難以宣之于口的情愫付與筆間。

……

明月已近中天,婆娑樹影漸淡出窗扉,屋頂瓦片上流泛起粼粼的光。猶記得去年中秋前夜的隨筆中的一句:若沒有缺憾,怎能品嘗到月圓中的美滿。正如我們之間若沒有摩擦,又如何體察到于細微之處的幸福呢?因此,對于過去的魯莽,我向你道歉,但同時我也要感謝它帶給我的成長,一如我感恩你有時并不一定合我心的暖意。

高一2班宋子豪:

爸爸媽媽,你們就像引航的燈,為我在迷茫的大海中指明方向;你們就像默默無聞的石子,讓我前進的道路寬敞筆直……作為你們的女兒,我更知道“萬事孝為先”和“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的道理。雖然我現在不能用涌泉的力量來報答你們,但我會努力做些滴水的回報。我知道,我也相信,水滴多了就能匯成大河。因為我深知,你們對我的愛,我會永遠銘記在心頭,那是什么也無法代替的!爸爸、媽媽,我愛你們,永遠永遠!

看遍了星空,卻沒有發現哪顆璀星比母親的容顏更燦爛!    

踏遍了土地,卻沒有發現哪個地方比父親的肩膀更堅實!

高一4班包易軒:

我已經披上了高中的校服,每天上學放學回家,這兩點一線忙碌的生活,已讓我與你們的接觸變得越來越少,甚至能與你們頂嘴爭鬧的時光都變少了。但是我也懂得了,以前的特別單純地愛著你們的我還是在我的內心,那個頂嘴叛逆不服的少年只是我倔強的外殼,是你們默默的付出無限的寬容將這個外殼融化,讓我知道,父母對我的愛是無條件的,永遠地支持著我。

筆不前馳,衷心祝愿你們身體健康工作順利!

高一4班夏晗章:

愿以寸草心,得報三春暉。父母冀我以希望,我必還之以輝煌;父母冀我以關懷,我必還之以光芒。當我們在書山題海之中疲憊彷徨時,想起父母那期待的目光,便有了揚帆啟航的力量,遂再斂鋒芒,力拼佳績。當我們在如山壓力之中畏縮欲退,想起父母那期待的目光,便有了奮起一搏的力量,于是張滿風帆,征服汪洋。當我們泛起那嬉戲游樂之心,對學業略有懈怠之意時,想起父母,便不再徘徊,欣然而往,走向我們的桃花源;當我們生起那疲憊欲棄之意時,想起父母,便不再彷徨,整裝前行,奔向我們的理想鄉。

高一8班尚熙然:

姥姥,在老家的日子里,請您好好地放松一段時間。希望您可以吃遍您想念的海貨,看遍您記掛的、海邊的日出。祝一切安好!再次祝您中秋節快樂,身體健康!等我有空我一定回去看你的!

劍橋2班陳若曦:

愛是什么?父母的愛是無盡的,無處不在的,不求回報的。我的感恩呢?該是怎樣,我迷茫著,摸索著,試圖找到答案,這答案復雜得很,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回答。我的回答將會是,用我的心靠近他們的心。

我們心的距離,拉起手,讓它們消失。

高二5班施勝嵐:

我真的很感謝你們。你們像我的朋友,當我心情不好的時候陪著我,為我解愁;當我學習氣餒的時候你們用愛支撐我前進。感謝你們用翅膀為我遮風擋雨,撐起一方晴空;感謝你們吞吐著我的委屈,包容著我的過錯,做我的堅強后盾;感謝你們無私的為我付出那么多。我決定在以后的日子里,用我的懂事為你們少添白發,用我的成績帶給你們欣慰,用我的孝心帶給你們快樂。爸爸、媽媽,我愛你們。

高二6班周梓越:

爺爺,今天是重陽,我想和您一起回憶您兒時的弄堂,和您一起回憶您少時的學堂,和您一起回憶帶您來到南京的那一趟列車,和您一起回憶您工作中努力奮斗的模樣。請您相信,您的第二故鄉—南京,也記錄下您,以及和您一樣的為這座城市譜寫了青春之歌的建設者們。

祝您老健康長壽。

祝你們萬事如意!

高二8班陳雨亭:

親愛的爸爸、媽媽,你們辛苦了,感謝你們用翅膀為我遮風擋雨,撐起一方晴空;感謝你們吞吐著我的委屈,包容著我的過錯,做我的堅強后盾;感謝你們無私地為我付出那么多。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一定會用我的懂事為你們少添白發,用我的成績帶給你們欣慰,用我的孝心帶給你們快樂。

爸爸、媽媽,我愛你們!

(三)做好家務,溫暖大愛。一張張充滿溫情的做家務、美食和傳統糕點的照片,尤其令人自豪與驕傲!


(四)留心觀察,感受付出。一幅幅肖像畫作,讓人看到了我們年青一代對長輩的敬愛和對美好生活的熱愛。


殊途同歸,同學們用多種方式表達著對中華傳統節日的珍視,對家人的感激,對團圓、敬老的認識,深深體會出自己幸福生活的背后是父母長輩家人毫無保留的付出和關愛,這是我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最好傳承。

  

通訊員:校團委委員徐瑾銘


午夜一级无码免费视频播放器